词条 | 漳水十二渠 |
释义 | 漳水十二渠历史知识 漳水十二渠历史词典解释又称漳渠、西门渠、引漳十二渠。中国北方最早的引水灌溉大型渠系工程。位于今河南安阳北,河北临漳西南。始建于战国时期,以漳河为水源。当时灌区在漳河南岸,属魏国邺县(今临漳西南)。《史记》等古籍记为魏文侯时邺令西门豹创建。《吕氏春秋》和《汉书》则记为魏襄王时邺令史起所修。后人调和二说,认为“西门溉其前,史起灌其后”。渠首在邺西十八里,渠首以下二十里河段内有拦河低溢流堰十二道,于南岸各开引水口,设引水闸,形成十二条干渠。当时灌区面积约十万亩。漳水浑浊多泥沙,引灌后可以落淤肥田。据汉代记载,亩产较修渠前提高八倍以上,邺地因而富饶。东汉末年,曹操以邺为根据地,大修渠堰,改称天井堰。灌区在邺城南,大约在今安阳、临漳、魏县的西南及南部。东魏天平二年(535)改建为单一渠首,称天平渠,灌区亦较大。后亦称万金渠,渠首在今安阳北20公里余的漳河南岸。以后历代都有改建和维修。唐咸亨三年(672)复修天平渠,并扩建分支,灌区达千顷以上。清代、民国时期都有修治记载。直到1959年修漳河丘城水库,自库区开渠引水,灌田数百万亩,取代了古灌渠。 历史知识推荐:无宇即“田桓子”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