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玉架书隐 |
释义 | 玉架书隐历史典故 玉架书隐怎么写好看:玉架书隐历史词典解释晋.葛洪《神仙传》卷六《王烈》:“王烈者字长休,邯郸人也。……少时本太学书生。……烈入河东抱犊山中,见一石室,室中有石架,架上有素书两卷。烈取读莫识其文字,不敢取去,却着架上。暗书得数十字形体以示(嵇)康,康尽识其字。烈喜乃与康共往读之。至其道径,了了分明,比及,又失其石室所在。烈私语弟子曰:‘叔夜未合得道故也。’” 据传说,邯郸人王烈,偶入河东抱犊山中,见石室石架上有素书二卷,烈不敢取书,仅抄得数十字给嵇康看,康能识其字。及至二人再寻石室,已了无踪迹。后用为咏仙迹之典。 唐.王勃《观内怀仙》诗:“玉架残书隐,金坛旧迹迷。”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含冤负屈亦作“含冤受屈”。有冤未申,遭受委屈。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:“实是不忍他含冤负屈,故此来到台前控诉。”艾芜关于三十年文艺的一些感想四:“文艺工作者含冤受屈,管文艺的同志也无可奈何,只有随声应和,得以幸存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