焚书怎么写好看:
焚书书法图片
焚书历史词典解释
书名。又称《李氏焚书》。明李贽著。六卷。作者自谓此书“颇切近世学者膏肓”,“中其痼疾”,必被“焚而弃之”,故名。初刻于万历十八年(1590)。另有《续焚书》五卷,由门人汪本珂辑录。内容包括书答、杂述、读史及诗等。作者以孔孟“异端”自许,认为后世儒家大都为“依仿陈言,规迹往世”。称儒家经典为“道学之口实,假人之渊薮”,反对将其“目之为经”。对当时道学家及其思想,多有揭露、批判。提出“穿衣吃饭,即是人伦物理”。 又提倡“童心”说,谓“童心者,绝假纯真,最初一念之本心也”。此书屡遭封建统治者焚禁。1961年中华书局据清《国粹丛书》本校勘出版。1974年与《续焚书》合为一册出版。

《焚书》书影
词语分解:
- 焚书的解释 销毁被认为在政治上或对社会有害或具有颠覆性的著作或图片,或由有这种思想或行动的人所著的作品
- 焚的字典解释 焚 fén 烧:焚烧
- 书的字典解释 书 (書) shū 成本的著作:书籍
历史知识推荐:墨胎氏
孤竹国君之氏。参见“孤竹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