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八法 |
释义 | 八法历史知识 八法怎么写好看:
八法历史词典解释①吏部处分制度。明代定制,京察、大计等通天下内外官考察标准,共有八条:曰贪、曰酷、曰浮躁、曰不及、曰老、曰病、曰罢、曰不谨。凡具有其中一条者,即予以降、调、撤职和处分。清康熙十一年(1672),诏令以八法填注考语。后改为六法之制,八法之称遂不用。②中医名词。指八种治疗方法,见于清程国彭《医学心悟》。即发汗(汗)法、涌吐(吐)法、攻下(下)法、和解(和)法、温里(温)法、清热(清)法、消导或消散(消)法、补益(补)法。这是前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,通过八纲辨证,概括对多种病证的治疗而制订出的基本法则。一般是病邪在表用汗法;病邪在里、在上属实用吐法;在里、在中属实用下法;病邪半表半里,气机不调用和法;病的性质属寒用温法;病的性质属热用清法;积聚、积滞属实用消法;正气虚弱,机能不足的虚证用补法。早在东汉张仲景《伤寒杂病论》中即有八法内容,后世各种治法,基本由八法演变而来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梦溪地名。在今江苏镇江市旧朱方门外。有北宋科学家、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故宅。舆地纪胜镇江府景物:“括尝梦至一处小山,花如覆锦,乔木覆其上,梦中乐之。后于京口得地,恍然梦中所游也。因名曰梦溪。”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