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七长八短 |
释义 | 七长八短历史典故 七长八短怎么写好看:
七长八短历史词典解释形容长短不一。《西游记》九一回:“又见那七长八短、七肥八瘦的大大小小的妖精,都是些牛头鬼怪,各执枪棒。”《儒林外史》二回:“直到开馆那日,申祥甫同着众人领了学生来,七长八短几个孩子,拜见先生。”也指是非好歹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一四:“那官人慌了,脱得身子,顾不得甚么七长八短,急从后门逃了出去。” 并列 ①形容高矮不齐。《水浒传》63回:“左有顾大嫂,右有孙二娘,引一千余军马,都是七长八短汉,四山五岳人。”△多用于描写身材方面。②形容本事高低不等。柳青《铜墙铁壁》3章:“这村里就这几个七长八短的人手。”△多用于表示才干方面。③说长道短,唠唠叨叨。《歧路灯》58回:“你这个忘八蛋子,嘴里七长八短,好厌恶人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表示口舌是非方面。④是非好歹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14:“那官人慌了,脱得身子,顾不得什么七长八短,急从后门逃了出去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表示差错方面。↔整齐划一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一堂和气宋·管鉴好事近词:“好是一堂和气,胜十分春色。”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