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容身之地历史词典解释
ㄨˊ ㄖㄨㄥˊ ㄕㄣ ㄓ ㄉㄧˋ wú róng shēn zhī dì 866 ① 谓没有栖身立脚的地方。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八回:“云几番欲来相投,只恐袁绍见怪。四海飘零,无容身之地。”曲波《林海雪原》二九:“现在我们要深入虎穴,毁掉虎穴,让匪徒无容身之地。”
词语分解:
- 无容的解释 1.不文饰仪容。礼记·礼器:“有以素为贵者,至敬无文,父党无容。” 朱彬 训纂引 王念孙 曰:“党,所也,言父所不敢为容也。”孝经·丧亲:“孝子之丧亲也,哭不偯,礼无容,言不文。” 邢昺 疏:“以其悲哀在心,故形变於外,所以稽顙触地无容,哀之至也。”2.不允许;不让。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:“又寻所烧者定当非此例,无容一封一焚故也。”隋书·赵才传:“自以荷恩深重,无容坐看成败。” 宋
历史典故推荐:周公七月诗
借指叹息王业艰难的作品。唐杜牧即事诗: “因思上党三年战,闲咏周公七月诗。”参见:○七月之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