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徇国忘己 |
释义 | 徇国忘己历史典故 徇国忘己怎么写好看:
徇国忘己历史词典解释徇:同“殉”。谓为国尽忠,而将个人得失、安危置诸度外。《宋书.谢晦传》:“逮营阳失德,自绝宗庙,朝野岌岌,忧及祸难,忠谋协契,徇国忘己,援登圣朝,惟新皇祚。”亦作“徇国忘身”。唐.白居易《赠裴垍官制》:“故太子宾客裴垍,忠正恭慎,佐予为理,事君尽礼,徇国忘身。” 并列 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不把个人得失、安危放在心上。《宋书·谢晦传》:“逮营阳失德,自绝宗庙,朝野岌岌,忧及祸难,忠谋协契,徇国忘己,援登圣朝,惟新皇祚。”△多用于写一心为公,甚至牺牲性命的人。也作“徇国忘身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糟糠之妻不下堂见〔贫贱之交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〕。 其他 不背弃贫贱时共患难的妻子。明·柯丹邱荆钗记·参相:“寒儒怎敢过望想,自古道~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描述男子品行方面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