徇国忘己怎么写好看:
徇国忘己书法图片
徇国忘己历史词典解释
徇:同“殉”。谓为国尽忠,而将个人得失、安危置诸度外。《宋书.谢晦传》:“逮营阳失德,自绝宗庙,朝野岌岌,忧及祸难,忠谋协契,徇国忘己,援登圣朝,惟新皇祚。”亦作“徇国忘身”。唐.白居易《赠裴垍官制》:“故太子宾客裴垍,忠正恭慎,佐予为理,事君尽礼,徇国忘身。”
并列 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不把个人得失、安危放在心上。《宋书·谢晦传》:“逮营阳失德,自绝宗庙,朝野岌岌,忧及祸难,忠谋协契,徇国忘己,援登圣朝,惟新皇祚。”△多用于写一心为公,甚至牺牲性命的人。也作“徇国忘身”。
词语分解:
- 徇国的解释 1.谓传示国人。韩非子·初见秦:“霸王之名不成,四邻诸侯不朝,大王斩臣以徇国,以为王谋不忠者戒也。”2.为国家利益而献出生命。徇,通“ 殉 ”。后汉书·种劭传:“昔我先父以身徇国。” 宋 苏轼 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:“忘躯徇国乃吾子,三仕何曾知愠喜?” 清 侯方域 颜真卿论:“徇国以死之谓忠,抗道不回之谓直。”
- 忘己的解释 1.忘了自己,不感到自己的存在。指不识不知,顺乎自然的处世态度。庄子·天地:“有治在人,忘乎物、忘乎天,其名为忘己。忘己之人,是之谓入於天。”2.不主观,不自用。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:“二圣忘己,惟公是式,公亦无我,惟民是度。” 宋 苏轼 拟殿试策问:“朕虚心忘己,以来众言。”
历史典故推荐:糟糠之妻不下堂
见〔贫贱之交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〕。 其他 不背弃贫贱时共患难的妻子。明·柯丹邱荆钗记·参相:“寒儒怎敢过望想,自古道~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描述男子品行方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