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职员令 |
释义 | 职员令历史知识 职员令怎么写好看:职员令历史词典解释①又称《职品令》,简称《职令》。北魏孝文帝改革官制时所制定之法令。太和十七年(493)制成颁行,共二十一卷。后经修改,二十三年再次制定,由宣武帝颁行,以为永制。《职令》袭用中原汉族王朝官制,唯于“正品”外又置“从品”,为一代之别置。今《魏书·官氏志》惟载《职令》之官名及品阶,然据佚文,则有关于官之清浊、职司以及官员选用之规定。②唐代关于各统治机构官员数目、职掌的法令。具体区分为三师三公台省职员令、寺监职员令、卫府职员令、东宫王府职员令、州县镇戍岳渎关津职员令、内外命妇职员令等六项,可视为各级政府的组织法。令文散见于《唐六典》、《通典》、《旧唐书·职官志》诸书,敦煌曾发现唐《职员令》残卷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永光二铢南朝宋铜钱。宋前废帝永光元年465铸行。钱文“永光”,横读,重二铢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