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相寺怎么写好看:
国相寺历史词典解释
 在今河南开封市内东南繁塔前。俗名繁塔寺。五代周显德年间建天清寺,又名白云寺。明洪武十七年 (1384) 改今名。永乐、天顺年间修葺。明末兵毁。清顺治年间重修。
词语分解:
- 国相的解释 1.古时辅政的大臣。左传·宣公十二年:“困兽犹鬭,况国相乎!”2.比喻具有辅国之才的人。史记·晋世家:“ 晋公子 贤,而其从者皆国相。”3.指王国或封国辅政之臣。 宋  陆游 蜡弹省札:“大者为王……其国并置国相一员,委本国选择保奏,当降真命。”4.指侯国的长官。 清 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·南史五·宋州郡国相:“ 扬州  南徐州 诸州但有令长,自 南豫州 以下始有国相。”
- 寺的字典解释 寺 sì 古代官署名:太常寺(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)
历史地名推荐:九乳螺洲
 指中国西沙群岛。宋武经总要前集卷20:“从屯门山,用东风西南行,七日至九乳螺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