夷汉部曲怎么写好看:
夷汉部曲历史词典解释
指汉以来在边郡屯戍编入部、曲、屯军事组织的夷、汉士卒。其来源,初为中原地区汉人;至蜀汉建兴三年(225),丞相诸葛亮定南中(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和云南、贵州二省),鼓励南中豪族出金帛财物招徕当地少数民族,成为长期依附的驻屯户。
词语分解:
- 夷的解释 夷 yí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:东夷
- 部曲的解释 1.古代军队编制单位。大将军营五部,校尉一人;部有曲,曲有军候一人。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:“睨部曲之进退,览将帅之变态。”新唐书·李光弼传:“甲夜,士持炬徐引,部曲重坚,贼不敢逼。”2.借指军队。后汉书·董卓传:“寻而 何进 及弟 苗 先所领部曲皆归於 卓 , 卓 又使 吕布 杀执金吾 丁原 而并其众, 卓 兵士大盛。” 南朝 宋 鲍照 代东武吟:“将军既下世,部曲亦罕存。” 清 黄遵宪 聂将
历史知识推荐:优施
①春秋时晋国优人。晋献公夫人骊姬为使其亲子继位,拟杀太子申生,恐大夫里克反对,与优施密商。优施于宴前向里克敬酒,且歌且舞,暗示里克依从骊姬。见国语·晋语。②春秋时齐国优人。齐景公与鲁定公会于夹谷,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