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词条 | 恭敬桑梓 |
| 释义 | 恭敬桑梓历史典故 恭敬桑梓怎么写好看:
恭敬桑梓历史词典解释《诗.小雅.小弁》:“维桑与梓,必恭敬业。”朱熹集注:“桑梓,二木,古者五亩之宅,树之墙下,以遗子孙,给蚕食,具器用者也。”后以“桑梓”代指故乡。因以“恭敬桑梓”作为敬重故里,尊重热爱乡亲父老的典故。 明.王世贞《鸣凤记.鹤楼赴义》:“岂孩儿未曾恭敬桑梓。”清.曾朴《孽海花》七回:“富贵还乡,格外要敬恭桑梓,也是雯青一点厚道。” 述宾 桑梓,桑树和梓树,古时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。比喻故乡。旧指热爱故乡和尊敬故乡父老。语本《诗经·小雅· 小弁》:“维桑与梓,必恭敬止。”明·王世贞《鸣凤记·鹤楼赴义》:“岂孩儿未曾恭敬桑梓?”△褒义。用于描写爱国爱家乡。也作“敬恭桑梓”、“恭桑敬梓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三径荒源见“陶潜三径”。指家园荒芜。表示弃官思归。宋 袁去华点绛唇.登郢州城楼词:“家在江南,三径都荒了。何时到,暗尘扑帽,应被渊明笑。” |
| 随便看 |
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