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鼠窜狼奔 |
释义 | 鼠窜狼奔历史典故 鼠窜狼奔怎么写好看:
鼠窜狼奔历史词典解释形容仓皇乱逃。《水浒传》第六九回:“果然百姓扶老挈幼,鼠窜狼奔,都奔东平府来。”《英烈传》第三十回:“谁知智不及此,只是鼠窜狼奔,那里挡得住。”亦作“鼠撺狼奔”。《水浒传》第六六回:“北京城内百姓黎民一个个鼠撺狼奔,一家家神号鬼哭。” 并列 像鼠狼般乱逃乱奔。形容逃奔时的惊恐状态。《水浒传》69回:“果然百姓扶老挈幼,鼠窜狼奔,都奔东平府来。”△贬义。多用在描述迫于危急形势下的逃亡景状。→东奔西窜 四处逃亡。也作“鼠撺狼奔”、“鼠窜蜂逝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摧坚陷阵犹摧锋陷阵。南齐书.桓康传:“〔桓康〕随世祖起义,摧坚陷阵,膂力绝人,所经村邑,恣行暴害。”新五代史.杂传七.周知裕:“梁 晋相拒河上十余年,其摧坚陷阵,归化一军为最。” 见“摧锋陷阵”。南齐书·桓康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