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龙山石刻群历史词典解释
在今四川潼南县南七十八里卧佛镇马龙山太阳坡北麓。1930年开凿,经三年而成。为释迦牟尼涅槃变经像,俗称卧佛,长36米,头长9米,面阔5.4米,胸阔7.5米,手掌长3.8米。周围为石刻群雕。为最大的卧佛像。
词语分解:
- 马龙的解释 指负图出 河 的龙马。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·正纬:“夫神道阐幽,天命微显,马龙出而大易兴,神龟见而洪范燿。” 范文澜 注:“礼记·礼运:‘ 河 出马图。’ 郑 注:‘马图,龙马负图而出也。’正义引中候握河纪:‘ 伏羲氏 有天下,龙马负图出于 河 ,遂法之画八卦。’又引握河纪注云:‘龙而形象马。’”参见“ 马图 ”。
历史地名推荐:宝髻
即悉补野的异译。西藏吐蕃王朝建政前的称号。册府元龟·外臣部: “自号吐蕃为宝髻。” 地在今西藏乃东、穷结县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