雩坛 (壇)历史词典解释
亦称舞雩坛。在今山东曲阜市南。《水经·泗水注》: “ (雩) 门南隔水有雩坛,坛高三丈,曾点所欲风舞处也。” 《礼记·郊特牲》 疏引《论语》 郑注: “沂水在鲁城南,雩坛在其上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21兖州曲阜县: “舞雩坛在沂水之南,当县南六里,临沂水。”
词语分解:
- 雩坛的解释 古时祈雨所设的高台。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·泗水:“门南隔水,有雩坛,坛高三丈, 曾点 所欲风舞处也。” 金 元好问 戊戌十月山阳雨夜诗之一:“忍死待一麦,秋种且未投,乾溢谁所司,雩坛徧九州。” 清 魏源 与曲阜孔绣山孝廉书:“前日祗謁林庙,周览雩坛,得从圣人子孙信宿燕处,以遂景行嚮往之愿。”
历史地名推荐:墨鲁恭噶城
即墨竹工卡。今西藏墨竹工卡县。清一统志·西藏 卫地诸城: 墨鲁恭噶城 “在喇萨东北一百五十里”。 即“墨竹贡噶尔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