嵩阳宫怎么写好看:
嵩阳宫历史词典解释
在今河南登封市北五里。北魏太和八年(484) 建嵩阳寺。唐改为观,五代周始作书院。宋改天封观。元至元间改名嵩阳宫。院内有古柏三株,相传汉武帝登嵩时封三将军。柏今存其二。大将军柏周长约六米,二将军柏周长近十五米。院外西南隅有唐天宝三年 (744) 立的 “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碑”,高八米许,为嵩山最大的石碑。
词语分解:
- 嵩阳的解释 1. 嵩山 之南。 唐 李白 送杨山人归嵩山诗:“我有万古宅, 嵩 阳 玉女峰 。”2.寺观名。在 河南省 登封县 太室山 下。 北魏 太和 年间建,初名 嵩阳寺 。 唐 改名 嵩阳观 , 宋 改名 天封观 , 元 改名 嵩阳宫 。宫前有 唐 徐浩 书嵩阳观圣德感应颂石刻,境内有古柏三株,传为 汉武帝 登 嵩山 时所封。参阅清一统志·河南·河南府一。
- 宫的字典解释 宫 gōng 房屋(封建时代专指帝王的住所):宫室
历史地名推荐:戎昭军
唐天祐二年905改昭信节度置,治所在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关门岩东旧均县城。三年906并入忠义军。 唐方镇名。天祐二年905年以昭信军改名,治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。同年改名武定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