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钗山怎么写好看:
金钗山历史词典解释
在今福建石狮市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30泉州 《景物下》: 金钗山 “两山延袤若钗股然,故名。梁文靖公 (梁克家) 读书堂在其下”。明时浯屿水寨置于山下。
古山名。在今福建省石狮市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:金钗山“两山延袤若钗股然,故名。梁文靖公(梁克家)读书堂在其下”。明时浯屿水寨置于山下。
词语分解:
- 金钗的解释 1.妇女插于发髻的金制首饰,由两股合成。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九:“还君金釵玳瑁簪,不忍见之益愁思。” 唐 温庭筠 懊恼曲:“两股金釵已相许,不令独作空成尘。”雍熙乐府·醉花阴·国祚风和太平了:“两行金釵,最宜素縞。” 清 黄遵宪 九姓渔船曲:“金釵敲断都由我,团扇遮羞怕见郎。”2.借指妇女。 清 沉起凤 谐铎·梦中梦:“今富贵若此,何不广列金釵,以充下陈。” 贺敬之 放歌集·三
-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土山
历史地名推荐:卞和洞
又名抱璞岩、抱玉岩。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南淮河北岸荆山。为春秋时楚人卞和采玉处,故名。北宋苏轼涂山荆山记所见诗中“刖人有余坑,美石6*肖温瓒”。即指此。洞内原有唐胡曾荆山诗碑,惜已毁。 又称抱璞岩、抱玉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