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中鳞甲怎么写好看:
腹中鳞甲书法图片
腹中鳞甲历史词典解释
西晋.陈寿撰《三国志.蜀书.陈震传》:“九年(建兴九年,为公元231年),都护李严坐诬罔废;诸葛亮与长史蒋琬、侍中董允书曰:‘孝起前临至吴,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,乡党以为不可近。吾以为鳞甲者,但不当犯之耳,不图复有苏、张之事出于不意。可使孝起知之’。”
三国时,蜀国陈震曾对诸葛亮谈起李严(字正方,后改名平)的为人,说此人“腹中有鳞甲,乡党以为不可近。”后因以“腹中鳞甲”比输人凶恶苛毒,机心峻深。
宋.李昉等编修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九六引《江表传》诸葛亮表都护李严:“严为郡职吏,用性(情)深尅,苟利其身,乡里为严谚曰:‘难可狎,李鳞甲。’”
见“腹有鳞甲”。
词语分解:
- 腹的解释 腹 fù 一般指人和脊椎动物躯干的一部分,介于胸和骨盆之间,包括“腹壁”、“腹腔”及内脏(通常称“肚子”):腹部
- 鳞甲的解释 动物用以蔽护躯体的甲壳。泛指一切有鳞和甲的水生动物
历史典故推荐:照本宣科
宣科:道士诵经文。照着本子念条文。形容拘泥于本本,缺乏创造性。郭沫若少年时代.我的童年:“说法是照本宣科,十分单纯的。”刘醒龙凤凰琴:“山里的孩子老实,很少提问,张英才照本宣科,觉得讲课当老师并不艰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