丞相理曹掾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,汉末曹操置,为丞相府属官,掌司法刑狱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“夫刑,百姓之命也,而军中典狱者或非其人,而任以三军死生之事,吾甚惧之。其选明达法理者,使持典刑。于是置理曹掾属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裴潛传》:“时代郡大乱,以潛为代郡太守……在代三年,还为丞相理曹掾。”
词语分解:
- 丞相的解释 古代辅佐君主治理国家政务的职位最高的大臣
- 理曹掾的解释 古司法官名。即法曹。三国志·魏志·高柔传:“ 魏国 初建,为尚书郎。转拜丞相理曹掾……迁为 潁川 太守,復还为法曹掾。” 唐 康骈 剧谈录·袁相雪换金县令:“遂遣理曹掾与军吏数人就鞫案其事。”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·臣职:“ 魏 置理曹掾,法曹也。”
历史官职推荐:掌药御侍
女官名。金置此官,正九品,掌御医药。见金史·百官三·内命妇品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