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阁怎么写好看:
黄阁书法图片
黄阁历史词典解释
汉代丞相三公处理政事之处。因官署避用朱门,厅门涂成黄色,故名。北朝齐三师二大三公之官并置府,其府三门,其中门黄阁。南朝陈三公开黄阁,听事寝堂,置鸱尾。故黄阁亦用作三公代称。
词语分解:
- 黄阁的解释 亦作“黄閤”。 1. 汉 代丞相、太尉和 汉 以后的三公官署避用朱门,厅门涂黄色,以区别于天子。 汉 卫宏 汉旧仪卷上:“﹝丞相﹞听事阁曰黄阁。”宋书·礼志二:“三公黄閤,前史无其义……三公之与天子,礼秩相亚,故黄其閤,以示谦不敢斥天子,盖是 汉 来制也。”后因以黄阁指宰相官署。 唐 韩翃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巡边诗:“黄阁开帷幄,丹墀侍冕旒。” 元 耶律楚材 为子铸作诗三十韵:“我祖建四节,功烈光黄
- 黄的字典解释 黄 huáng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:黄色
- 阁的字典解释 阁 (閣) gé 类似楼房的建筑物,供远眺、游憩、藏书和供佛之用:楼阁
历史知识推荐:罗泽南
1808—1856 清湖南湘乡人,字仲岳,号罗山。举人出身。咸丰二年1852在籍倡办团练,抵抗太平军。次年镇压桂东农民起义,擢知县,协助曾国藩创办湘军。四年与塔齐布攻陷岳州今岳阳、武昌等,授浙江宁绍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