萧锵怎么写好看:
萧锵历史词典解释
【生卒】:469—494
字宣韶,齐高帝第七子。封鄱阳王。历雍州、江州刺史,有宠于齐武帝,永明十一年(493)迁为领军。郁林王时为侍中、骠骑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。深受信任与重用,郁林王欲诛萧鸾,锵劝阻而止。及萧鸾专政,武帝旧将欲拥锵诛鸾,为鸾所杀。(参见《南史》)
南朝齐南兰陵人,字宣韶。高帝子。封鄱阳王。初拜雍州刺史,累迁领军将军。理事无壅,为武帝所宠信。郁林王立,心疑萧鸾,欲除之。谋于锵,锵以鸾为宗戚最长,劝无虑。及郁林王被鸾所杀,锵竟不知。海陵王立,进位司徒。时萧鸾专权,锵与随王子隆谋入宫辅政,夺鸾权。事泄,见杀。
词语分解:
- 萧的字典解释 萧 (蕭) xiāo 即“艾蒿”
- 锵的字典解释 锵 (鏘) qiāng 〔锵锵〕形容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,如“锣鼓锵锵”
历史人物推荐:眭豫
北齐赵郡高邑人,字道闲。弱冠举秀才。文宣帝天保中参议礼令,历晋州道行台郎、奉车都尉,迁员外散骑常侍。隋文帝开皇中卒于洛州司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