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金城千里 |
释义 | 金城千里历史典故 金城千里怎么写好看:
金城千里历史词典解释源见“金城汤池”。指有万里长城为屏障而极其险固可靠的辽阔疆土。汉 贾谊《过秦论上》:“始皇之心,自以为关中之固,金城千里,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。”唐 王勃《上刘右相书》:“虽复舳舻沸海,旌旗触天,铁山四面,金城千里,亦不能为敌人计矣。” 主谓 形容国土辽阔坚固可靠。汉·贾谊《过秦论上》:“天下已定,始皇之心,自以为关中之固,金城千里,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。”△多用于写国家疆域广阔而又坚固。→百二河山 ↔剩水残山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方正不阿阿:阿谀。指为人正直,不逢迎谄媚。明史.王徽传:“有方正不阿者,即以为不肖,而朝夕谗谤之,日加浸润,未免致疑。”亦作“方正不苟”。苟:苟且,不正派。清.钱泳履园丛话.者者居:“嘉定有老儒,名朱纲,为人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