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 |
释义 | 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历史典故 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历史词典解释说的人,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,听的人,没有一句话不接受。《野叟曝言》第四九回:“此时素臣正在得君,真个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。旬月之内,把在京在外贪官污吏参劾殆尽。” 其他 凡是知道的全部说出来,说出的全部被接受。《野叟曝言》49回:“此时素臣正在得君,真个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。旬月之内,把在京在外贪官污吏参劾殆尽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描写说、听双方关系契合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椒榝楚辞.离骚:“椒专佞以慢慆兮,榝又欲充夫佩帏。”王逸注:“榝,茱萸也,似椒而非,以喻子椒似贤而非贤也。”后遂以“椒榝”指谄佞之徒。刘师培文说.宗骚篇:“帝子无闻,怅艾萧之当户;党人不亮,悲椒榝之当帷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