呴湿濡沫历史词典解释
源见“相濡以沫”。谓同处困境,互相救助。清 钱谦益《祭姚母文夫人》:“镞砺道义,切磨文章,呴湿濡沫,蛩巨扶将。”又《赵景之宫允六十寿序》:“余于赵氏祖子孙三世矣……菀枯盈虚,呴湿濡沫,未尝不相共也。”
并列 用湿气互相嘘吸,用口沫互相湿润。比喻同处困境,以微小力量相互救助。语本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泉涸,鱼相与处于陆,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。”清·钱谦益《祭姚母文夫人》:“镞砺道义,切磨文章,呴湿濡沫,蛩巨扶将。”△多用于互相帮助方面。
词语分解:
- 呴的解释 呴 xǔ 慢慢呼气:“吹呴呼吸,吐故纳新
- 濡沫的解释 用唾沫来湿润。比喻同处困境,相互救助。语出庄子·天运:“泉涸,鱼相与处於陆,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。” 南朝 宋 朱广之 谘顾道士夷夏论:“检其言也,彼我俱遣;寻其旨也,老释无际。俱遣则濡沫可遣,无际则不负高贵。” 唐 元稹 酬白学士诗:“卧辙希濡沫,低颜受頷颐。” 宋 苏轼 和王晋卿:“谓言相濡沫,未足救沟瀆。”
历史典故推荐:拈花摘叶
见“拈花摘草”。明·朱权卓文君2折:“倚翠偎红,~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