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耳闻目见 |
释义 | 耳闻目见历史典故 耳闻目见怎么写好看:
耳闻目见历史词典解释亲耳听见,亲眼看见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归心》:“夫信谤之征,有如影响,耳闻目见,其事已多。”宋 赵令畤《侯鲭录》卷二:“歌舞吴中第一人,绿鬓双鬟才十五,耳闻目见是何事,不谓其人乃如许。”亦作“耳闻眼见”、“耳闻目击”。唐 元稹《连昌宫词》:“翁言野父何分别,耳闻眼见为君说。”明 王廷相《慎言.作圣》:“圣人之心未尝忘天下,仁也。耳闻目击,不忍民之失所也,故随其所遇,尽力而为之。” 见“耳闻目睹”。《野叟曝言》101回:“这些事情,俱是小的耳闻目见,确实不过。”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劳身焦思劳苦身躯,苦思焦虑。史记.夏本纪:“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,乃劳身焦思,居外十三年,过家门不敢入。”亦作“苦身焦思”。史记.越王句践世家:“吴既赦越,越王句践反国,乃苦身焦思,置胆于坐,坐卧即仰胆,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