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三场怎么写好看:
十三场历史词典解释
又称淮南十三山场。北宋乾德三年(965)榷淮南茶,在蕲(治今湖北蕲春南)、黄(治今湖北黄冈)、舒(治今安徽安庆)、庐(治今安徽合肥)、寿(治今安徽寿县)、光(治今河南潢川)六州相继设十三买卖茶场,称十三场。茶场设官置吏,主管榷茶事宜。其具体职责是:用茶折算,向园户征税;规定园户岁额,按官定茶价预支本钱,收买茶叶;收买园户税课以外余茶,禁止私卖;将征收和购买的茶叶就场出卖,或凭榷货务交引向茶商支付茶叶。嘉祐四年(1059)弛茶禁,准许茶商与园户直接交易,十三场相继废。
词语分解:
- 场的字典解释 场 (場) cháng 平坦的空地,多指农家翻晒粮食及脱粒的地方:场院
历史知识推荐:八寨长官司
土司名。明永乐十二年1414置,治所即今云南马关县西八寨。清康熙元年1662改为永平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