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海额鲁特历史词典解释
亦作厄鲁特。指额鲁特蒙古和硕特部移居青海者。《清一统志·青海厄鲁特》: “国初有厄鲁特顾实汗者,自西北侵有其地,遣使修贡。顺治十年诏封遵文行义敏慧顾实汗,后自分其地为左、右二境。部落散处其间,谓之西海诸台吉,为四厄鲁特之一。”
词语分解:
- 青海的解释 中国西北部的省,省会西宁市。面积72万平方公里,人口448万1990。境内有中国最大湖泊青海湖,面积4583平方公里,全省大部为高原。畜牧业为省经济重要部分。青海为尚待开发的省之一。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丰富
- 额鲁特的解释 清 时西部 蒙古 各部的总称。 元 称“斡亦剌”、“外剌”, 明 称“瓦剌”。 乾隆 二十二年,全部统一于 清 。分布于 青海 、 蒙古 一带。
历史地名推荐:庙湾镇
①明置,属山阳县。即今江苏阜宁县治。方舆纪要 卷22淮安府: 庙湾镇在 “府东北百八十里。为滨海冲要处。亦曰庙湾场。嘉靖中,倭寇往往阑入于此”。明于此置巡司。清雍正九年 1731 于此置阜宁县。②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