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承怎么写好看:
经承书法图片
经承历史词典解释
吏名。清代京吏之一。清制,京吏有三:供事、经承、儒士。各部院衙门之办事人员,如堂吏、门吏、都吏、书吏、知印等统称经承。属内阁、翰林院、詹事府者可考取供事;属礼部者可转补儒士。
词语分解:
- 经承的解释 1.继承。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:“ 衡 湘 以南为进士者,皆以 子厚 为师,其经承 子厚 口讲指画为文词者,悉有法度可观。”2. 清 代各部院役吏的总称。有供事、儒士、经承三类。清会典·吏部九·验封清吏司:“部院衙门之吏,以役分名:有堂吏、门吏、部吏、书吏、知印、火房、狱典之别,统名曰经承。”荡寇志第九七回:“ 富吉 假传内諭,着经承叙牌稿,差拘 戴全 之子 戴默待 ,监追凶犯。”
- 经的字典解释 经 (經) jīng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,编织物的纵线,与“纬”相对:经纱
- 承的字典解释 承 chéng 在下面接受,托着:承重
历史知识推荐:重表
算学术语。用重差术测高之法。表即测量用标杆,欲测不可到达的物体高度,须立二同高之表,故名。此法载赵爽周髀算经注、刘徽九章算术注序及海岛算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