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筐怎么写好看:
承筐书法图片
承筐历史词典解释
春秋宋邑。在今河南睢县西三十里匡城乡。《春秋》: 文公十一年 (前616) 夏,“叔彭生会晋郤缺于承筐”。杜注: “宋地,在陈留襄邑县西。” 《战国策· 齐策二》: “犀首以梁为齐战于承匡而不胜。” 《元和志》 卷7襄邑县: “承匡故城,在县西三十里。”
筐,又作匡。春秋宋地。即今河南省睢县西南匡城。《春秋》文公十一年(前616年):“叔彭生会晋郤缺于承筐。”即此。
词语分解:
- 承筐的解释 1.诗·小雅·鹿鸣:“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。吹笙鼓簧,承筐是将。” 朱熹 集传:“承,奉也。筐,所以盛币帛者也。”后以“承筐”借指欢迎宾客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白岸亭诗:“伤彼人百哀,嘉尔承筐乐。”2.借指馈赠礼品。 清 王昶 湖海诗传·邹炳泰:“ 晓屏 清真廉介,素以名节自持, 山东 、 江西 两任学政,非特苞苴屏絶,即偶有承筐,亦必却也。”
- 承的字典解释 承 chéng 在下面接受,托着:承重
- 筐的字典解释 筐 kuāng 竹子或柳条等编成的盛东西的器具:筐子
历史地名推荐:外黄
又作黄。战国魏邑。即今河南民权县西北三十八里内黄集。史记·魏世家:“齐宣王用孙子计,救赵击魏。魏遂大兴师,使庞涓将,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,过外黄。”即此。战国策·宋卫策 有魏太子自将过宋外黄章。 古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