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历史知识:

 

词条 和衷共济
释义

和衷共济

历史典故

和衷共济怎么写好看:

和衷共济怎么写好看和衷共济书法图片

和衷共济历史词典解释

《书.皋陶谟》:“同寅协恭和衷哉!”孔传:“衷,善也。以五礼正诸侯,使同敬合恭而和善。”《国语.鲁语下》:“夫苦匏不材于人,共济而已。”后以“和衷共济”谓同心协力,克服困难。明 陈子龙《论召对内降疏》:“在陛下渊衷,以方谕大臣和衷共济,恐宪臣戆直,奏对之际,复生异同。”


偏正 比喻团结一致,共渡难关。语本《尚书·皋陶谟》:“同寅协恭和衷哉。”《国语·鲁语下》:“夫苦匏不材于人,共济而已。”朱苏进、胡建新《康熙帝国》:“依目前态势,两人断不能和衷共济。”△多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。→同心协力 同舟共济↔勾心斗角。也作“合衷共济”。

词语分解:

  • 和衷的解释 和睦同心同寅协恭和衷哉。——书·皋陶谟
  • 共济的解释 1.谓共同挽救;共同度过;共同成事。三国志·吴志·孙晧传:“孤以不德,阶承统绪,思与贤良共济世道。”宋书·沉攸之传:“且我能下彼,彼必不能下我,共济艰难,岂可自厝同异。” 明 张居正 答河道徐凤竹:“前得 山东 抚臺 李公 书,谓开 泇口 不如疏 胶河 ,意与公合。故宜会同。且委用属吏、量派夫役,亦必借其力以共济也。”2.犹言互相帮助。 唐 杜甫 诸葛庙诗:“君臣当共济,贤圣亦同时。” 清

历史典故推荐:膝上文度

世说新语.方正:“王文度(王坦之字)为桓公(温)长史,时桓为儿求王女,王许咨蓝田(王述又称蓝田,为坦之父)。既还,蓝田爱念文度,虽长大犹抱著膝上。文度因言桓求己女婚。蓝田大怒,排文度下膝,曰:‘恶见文

随便看

 
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4 Suppu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23 16:47: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