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语如故怎么写好看:
一语如故历史词典解释
《左传.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昔叔尚适郑,鬷(zōng)蔑恶,欲观叔向,从使之收器者,而往,立於堂下,一言而善。叔向将饮酒,闻之曰:‘必鬷明也。’下执其手以上,……遂如故知。”
郑国鬷蔑面貌丑陋,但是才能颇佳。他想见叔向(晋臣),就随叔向的厨师一起到叔向堂下,站住脚步说了一句很中听的话,叔向听到后说:这必是鬷蔑。便下堂拉着鬷蔑的手,一见如故。后因用为一语定交之典。
宋.苏轼《苏轼诗集》卷二十一《吊李台卿》:“褚裒半面新,鬷蔑一语妙。”
词语分解:
- 一的解释 一 yī 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壹”代)
- 如故的解释 1 ∶同过去一样使击柝如故。——资治通鉴·唐纪室内摆设如故2 ∶如同老朋友你大哥是个爽快人,咱们既然一见如故,应该要借杯酒叙叙,又何必推辞呢。——清·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
历史典故推荐:堂构
源见“肯堂肯构”。喻继承先辈遗业。汉 蔡邕司空文烈侯杨公碑:“公祗服弘业,克丕堂构。小乃不敢不慎,大亦不敢不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