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山关帝庙历史词典解释
亦名武庙。在今福建东山县城岣嵝山东麓。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(1389)。正德、嘉靖、万历及清康熙、同治、光绪年间均曾重修。庙依山而筑,规模壮观,远望似苍龙舞海。庙门宫殿式,用六根石柱斗栱构成,数百年来历经台风、地震,迄无损坏。庙中木雕石刻工艺精致。庙右为黄道周出生处,称“石斋故里”;左有钓鳌台、风动石、石僧拜塔、虎崆滴玉等名胜,摩崖石刻亦多。
词语分解:
- 东山的解释 1.诗·豳风·东山:“我徂 东山 ,慆慆不归。” 朱熹 集传:“ 东山 ,所征之地也。”后因以代指远征或远行之地。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:“ 玉汝 有爱妾 刘氏 ,将行,剧饮通夕…… 刘贡父 , 玉汝 姻党,即作小诗寄之以戏云:‘ 嫖姚 不復顾家为,谁谓 东山 久不归。’”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:“此去 东山 又 北山 ,镜中强半尚红颜。”2.孟子·尽心上:“ 孔子 登 东山 而小 鲁
- 关帝庙的解释 旧时供奉 三国 蜀 关羽 的庙宇。冷眼观第十六回:“其时 袁廷尉 的行营,是驻在京师小站上一个 关帝 庙里。” 郁达夫 浙东景物纪略·仙霞记险:“北面出关,下岭里许,是一个 关帝 庙,规模很大。” 茅盾 林家铺子五:“ 关帝 庙前那空场上,照例来了跑江湖赶新年生意的摊贩和变把戏的杂耍。”
历史地名推荐:冷坑墟
即今广东怀集县西北冷坑镇。清乾隆梧州府志卷2墟市:怀集县有冷坑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