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历史知识:

 

词条 倒箸接篱
释义

倒箸接篱

历史典故

倒箸接篱怎么写好看:

倒箸接篱怎么写好看

倒箸接篱历史词典解释

南朝.宋.刘义庆撰《世说新语.任诞》:“山季伦(山简字季伦,山涛幼子,为镇南将军,镇守襄阳)为荆州,时出酣畅,人为之歌曰:‘山公时一醉,径造高阳池。日莫(暮)倒载归,茗艼(同酩酊)无所知。复能乘骏马,倒箸白接篱(一种白颜色的帽子)。举手问葛强,何如并州儿?’高阳池在襄阳,强是其爱将,并州人也。”唐房玄龄等撰《晋书.山简传》亦载此事。

“倒箸接篱”,是形容人酒醉不清醒或心情慌乱时,将接篱帽倒戴。“接篱”或作“接䍠”。后常以“接篱倒箸”形容人颠狂放浪的性情。

唐.李白《襄阳歌》:“落日欲没岘山西,倒箸接䍠花下迷。襄阳小儿齐拍手,拦街争唱《白铜鞮》(南朝梁武帝时童谣)。傍人借问笑何事?笑杀山公醉似泥。”(《李太白诗》卷七)唐.钱起《山中酬杨补阙见过》诗“却惭身外牵缨冕,未胜杯前倒接䍠。”

词语分解:

  • 倒箸的解释 见“ 倒著 ”。
  • 接篱的解释 1.见"接?"。

历史典故推荐:筋疲力尽

筋骨疲劳,体力耗尽。形容身体十分疲乏,毫无气力。醒世恒言卷二二:“我已筋疲力尽,不能行动。”官场现形记一回:“赵家一门大小,日夜忙碌,早已弄得筋疲力尽,人仰马翻。”朱自清潭柘寺戒坛寺:“有的人说路太难

随便看

 
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4 Suppu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23 19:00: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