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拜井出泉 |
释义 | 拜井出泉历史典故 拜井出泉怎么写好看:拜井出泉历史词典解释南朝.宋.范晔撰《后汉书.耿弇列传》附“耿恭传”:“恭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,五月,乃引兵据之。七月,匈奴复来攻恭,恭募先登数千人直驰之,胡骑散走,匈奴遂于城下拥绝涧水。恭于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,吏士渴乏,笮(音zhǎi,轧挤的意思)马粪汁而饮之。恭仰叹曰:‘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,飞泉涌出;今汉德神明,岂有穷哉。”乃整衣服向井再拜,为吏士祷。有顷,水泉奔出,众皆称万岁。乃令吏士扬水以示虏。虏出不意,以为神明,遂引去。”《东观汉记》亦载此事。 旧常用“拜井出泉”的典故,宣扬圣德神威,天助其功;有时也引申寄寓报效国家建功边陲的壮志。 北周.庾信《周齐王宪碑》:“忠泉出井,孝笋生庭。”忠泉即指拜井所出之泉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力殚财竭殚:尽。力量和财物都已用尽。唐.白居易《止狱措刑》:“及秦之时,厚赋以竭人财,远役以殚人力;力殚财竭,尽为寇贼,群盗满山,赭衣塞路;故每岁断罪,数至十万。” 并列 谓人力和财力都已耗尽。唐·白居易《止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