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津之会怎么写好看:
孟津之会历史词典解释
孟津又作盟津,在今河南孟津县东,系黄河渡口。周武王兴师伐纣,至孟津,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。武王以时机尚未成熟,率师回周。过二年,再次出师伐纣,渡孟津,诸侯会集,武王誓师,历数商纣之罪,其辞即《书·泰誓》。
词语分解:
- 孟津的解释 古 黄河 津渡名。在今 河南省 孟津县 东北、 孟县 西南。相传 周武王 在此盟会诸侯并渡 河 ,故一名 盟津 。一说本作 盟津 ,后讹作 孟津 。为历代兵家争战要地。书·禹贡:“导 河积石 ,至于 龙门 ,南至于 华阴 ,东至 厎柱 ,又东至于 孟津 。” 汉 史岑 出师颂:“昔在 孟津 ,惟师 尚父 。” 南朝 梁 沉约 法王寺碑:“昔 周 师集於 孟津 , 汉 兵至於 垓下 。” 明
- 会的解释 会 (會) huì 聚合,合拢,合在一起:会合
历史知识推荐:外徭
汉代徭役制度。百姓至所在郡县以外服役称为外徭。汉书·沟洫志:“治河卒非受平贾者,为著外徭六月。”在京师任卫士,或在边境充戍卒,均称外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