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独往独来 |
释义 | 独往独来历史典故 独往独来怎么写好看:
独往独来历史词典解释①谓不仰仗他人,全靠自己。李大钊《青春》: “惟有昂首阔步,独往独来,何待他人援手。”②谓言行独特,不附流俗。清平步青《霞外捃屑·顾黄公春秋论》: “破八家藩篱,而自成一独往独来文字。” ●《庄子·在宥》: “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,岂独治天下百姓而已哉! 出入六合,游乎九州,独往独来,是谓独有。独有之人,是谓至贵。” 庄子认为,明白了主宰外物的不是外物而是道,那就不仅能治理天下,还可在天地四方遨游,独自往来,无所约束。 并列 比喻个性孤傲,不受束缚。语出《庄子·在宥》:“出入六合,游乎九州,独往独来,是谓独有。”《列子·力命》:“独往独来,独出独入。”△用于描写人的品性。→自由自在 无拘无束 ↔跋前踬后 成群结队 三五成群 身不由己。也作“独来独往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解冠同“挂冠”。南朝 梁 江淹去故乡赋:“出汀州而解冠,入溆浦而捐视。”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