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历史词典解释
意思是情况不妙,别无良策,唯有一走了事。《南齐书.王敬则传》:“敬则仓卒东起,朝廷震惧。东昏侯在东宫议欲叛,使人上屋望,见征虏亭失火,谓敬则至,急装欲走。有告敬则者,敬则曰:‘檀公三十六策,走是上计,汝父子唯应急走耳。’”亦作“三十六着,走为上着。”明代施耐庵《水浒》第二回:“娘道:‘我儿,三十六着,走为上着。——只恐没处走。’”
词语分解:
- 三十的解释 1.数词。十的三倍。诗·小雅·无羊:“三十维物,尔牲则具。”左传·宣公三年:“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,卜世三十,卜年七百。”2.指三十岁。穀梁传·文公十二年:“丈夫三十而娶。”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:“自矜心所爱,三十侍中郎。” 唐 崔灝 赠王威古诗:“三十羽林将,出身常事边。”3.指三十年。 唐 权德舆 古兴诗:“人生大限虽百岁,就中三十称一世。”
- 上计的解释 见“上策”
历史典故推荐:歌廉
同“歌叔度”。廉,指廉范。金 段克己南乡子.寿县大夫薛君宝臣词:“五袴复歌廉,竹马儿童更可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