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医院豫授吏目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清初太医院所属之医官。职掌同吏目。顺治元年(1644)设,定十人,皆汉员。十八年省。康熙九年(1670)复故,三十一年又省。
词语分解:
- 太医的解释 封建社会专为帝王和宫廷官员等服务的医生太医以王命聚之。——唐· 柳宗元捕蛇者说
- 吏目的解释 古官名。 元 于儒学提举司及各州设吏目为参佐官。 明 之翰林院、太常寺、太医院,留守、安抚、招讨、市舶、盐课诸司及都指挥司、各长官司、各千户所、各州均有设置。 清 唯太医院、五城兵马司及各州置之。其职除太医院吏目与医士类似外,其余或掌文书,或佐理刑狱及官署事务。红楼梦第八三回:“ 贾赦 道:‘方才风闻宫里头传了一个太医院御医,两个吏目去看病。’”官场现形记第四三回:“新选 蘄州 吏目 随太爷 特来
历史官职推荐:内供奉
官名。掌供大内道场,由僧人担任。唐肃宗至德年间以僧人元皎为内供奉,此为内供奉之始。 官名。唐武后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始置,是一种加衔。御史之资浅者,其衔内加“内供奉”字样,有侍御史内供奉或称侍御史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