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都留守兼本路都总管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元置,见“上都留守兼本路都总管府”。
词语分解:
- 上都的解释 1.古代对京都的通称。文选·班固<西都赋>:“寔用西迁,作我上都。” 张铣 注:“上都,西京也。”此指 西汉 京都 长安 。 明 何景明 七述之三:“乃有上都贵人,戚里公子,迎晨而出,及暮乃止。”2.古对陪都下都而言,称首都为上都。1 北齐 以 晋阳 为 下都 ,故称 邺 今 河北 临漳 西南为 上都 。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晋书:“ 北齐 高洋 以 鄴 为 上都 , 晋阳 为 下都 。”2 唐
- 都总管的解释 宋 辽 官名。 宋 马、步军都总管由节度使充任。 辽 因之,五京、五州设都总管府,设置都总管、副总管。 清 梁章鉅 称谓录·提督:“ 柯维騏 宋史新编: 建炎 中,分置帅府,以诸路帅臣带都总管官,要郡守臣带兵马鈐辖,并以武臣为副,称副总管鈐辖。歷代职官表:都总管正如今巡抚兼提督之比。”
历史官职推荐:建武校尉
官名。三国吴孙权赤乌 238—251 中置。领兵。三国志·陆逊传: “逊卒时,陆抗年二十,拜建武校尉,领逊众五千人。” 官官,三国吴置,掌领兵征伐与驻守。三国志·吴书·陆抗传:“抗字幼节,孙策外孙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