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乘起信论历史词典解释
书名。传古印度马鸣著,南朝陈真谛译。一卷。全书由因缘分、立义分、解释分、修行信心分、劝修利益分五部分组成。后世多以此书为大乘佛教之入门书。
词语分解:
- 大乘的解释 梵文Mahāyāna摩诃衍那的意译。公元一世纪左右逐步形成的佛教派别。在 印度 经历了中观学派、瑜伽行派和密教这三个发展时期。北传 中国 以后,又有所发展。“大乘”强调利他,普度一切众生,提倡以“六度”为主的“菩萨行”,如发大心者所乘的大车,故名“大乘”。法华经·譬喻品:“初説三乘引导众生,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。” 唐 张祜 题画僧诗之二:“终年不语看如意,似证禪心入大乘。” 苏曼殊 遁迹记:“
历史知识推荐:户部左曹
官署名。北宋元丰改制置,掌天下户口版籍、农田、税赋、军国财政等事务。以尚书、侍郎主管,下设郎中、员外郎各一人。南宋分户口、农田、检法三案及二税、房地、课利三科,又辖开拆、知杂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