觉罗琅玕平彝碑历史词典解释
云南著名碑刻。立于清嘉庆八年(1803),原存昆明城隍庙,1939年毁失,云南省博物馆收藏有拓本。碑高约1.7米,宽1米。凡二十八行,行七十字,右行,正书。碑文记述嘉庆六年以来,云贵总督觉罗琅玕镇压以恒乍绷为首的云南傈僳、彝、怒、纳西等族人民起义的经过。
词语分解:
- 觉罗的解释 1. 清 室宗族人的称号。清会典·宗人府·宗令宗正宗人职掌:“ 显祖 宣皇帝 本支为宗室,伯叔兄弟之支为 觉罗 。”此为官 觉罗 。冷眼观第十二回:“僕镶黄世胄, 长白 名家,为 觉罗氏 之子孙。”2. 宋 徽 钦 二宗后裔,居于 三姓 今 黑龙江 依兰 等处, 清 初编入八旗者,亦称 觉罗 ,为民 觉罗 。此 觉罗 译言为 赵氏 。
历史知识推荐:史记探源
书名。近人崔适撰。八卷。崔氏以今文经学家的立场,对史记进行了考证辨伪,认为史记既是群史之领袖,也是五经之门户,而传本史记并非原貌,其中或以汉书续补,或与汉书杂糅,或经过古文学家窜入伪书,根源归于刘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