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八百孤寒 |
释义 | 八百孤寒历史典故 八百孤寒怎么写好看:
八百孤寒历史词典解释五代.王定保《唐摭言》卷七“好放孤寒”:“李太尉德裕颇为寒畯(畯同俊,寒俊,出身寒微而杰出的人)开路。及谪官南去,或有诗曰:‘八百孤寒齐下泪,一时南望李崖州。’” 唐.李德裕为宰相,对家世贫寒、无所依恃的读书人常施以援助,为他们的科第仕进开方便之门。后在与牛僧孺、李宗闵的党争中失败,被贬为崖州司户。蒙恩士子对他被贬荒远,极表愤懑同情,一洒哀婉之泪。后因以“八百孤寒”指贫寒之士或喻处境困难、亟需提携的人。 清.黄景仁《岁暮怀人.朱笥河先生》:“小谪陈芳现在身,人间何事敝精神。幔亭仙客休相待,八百孤寒要此身。” 偏正 孤苦贫穷的人非常多。明·王夫之《读通鉴论·唐穆宗·二》:“李德裕自以门廕起家,其知贡举,榜发而有‘相将白日上青天’之誉,迨其贬窜,而有‘八百孤寒齐下泪’之思。”△用于描写贫苦人之多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积铢累寸谓积聚不遗细小。何刚德客座偶谈卷四:“我寒士就馆,馆谷所入,书院膏伙所入,今之学堂薪水收入,如有盈余,积铢累寸,今年买半亩,明年买半亩。” 见“铢积寸累”。清·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:“某甲以经商富,~,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