赀选历史词典解释
汉代选官方式之一。赀,即钱财资产。秦代家贫无行者不得推择为吏。汉承秦制,规定拥有赀产十万钱(汉景帝时改为四万钱)以上而又非商人者,向政府交纳一定的赀财,可谋得冗散官位或较低的吏职,以为升迁的阶梯,称赀选。汉武帝时开疆拓土,北击匈奴,南平百越,通西域,巡东海,赏赐无度,费钱以亿计, 府库益虚,遂把赀选扩展为纳赀补官,以解决财政困难。入谷、入羊、入奴婢者为郎吏,输钱、入物者得以补官。至东汉末年更发展到公开标价卖官。
词语分解:
- 赀选的解释 本指 西汉 时,除有市籍的商人外,凡向政府缴纳一定资财的,可到京师 长安 等候政府选用。后凡出钱捐官都称“貲选”。貲,通“ 资 ”。 清 冯桂芬 庄年丈七十寿序:“今世一命之官,皆自吏部銓除,科目之外,貲选居多。”
- 赀的字典解释 赀 (貲) zī 计量:所费不赀
- 选的字典解释 选 (選) xuǎn 挑拣,择:选择
历史事件推荐:颍昌战役
宋金间一次重要战役。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宋金和议成立后,次年五月金即背盟,命完颜宗弼兀术率军四路攻宋,岳飞率师挺进河南。闰六月,岳部攻占颍昌府今河南许昌东等地。七月,郾城河南今县战后,兀术率大军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