蓼萧怎么写好看:
蓼萧书法图片
蓼萧历史词典解释
《左传.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齐侯、郑伯为卫侯故如晋,晋侯兼享之……国景子相齐侯,赋《蓼萧》。”杜预注:“《蓼萧》,《诗.小雅》,言太平泽及远,若露之在萧,以喻晋君泽及诸侯。”后因以“蓼萧”为君王恩泽的典故。唐 白居易《杨造等亡母追赠太君制》:“《蓼萧》之泽,宜自叶而流根。”
词语分解:
- 蓼萧的解释 诗·小雅·蓼萧序:“蓼萧,泽及四海也。”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:“ 国景子 相 齐侯 ,赋蓼萧。” 杜预 注:“蓼萧,诗·小雅,言太平泽及远,若露之在萧,以喻 晋君 恩泽及诸侯。”后因以“蓼萧”指君王的恩泽。 唐 白居易 杨造等亡母追赠太君制:“蓼萧之泽,宜自叶而流根。” 王闿运 影山草堂铭:“山川无允犹之典,草木絶蓼萧之泽。”
- 蓼的字典解释 蓼 liǎo 一年生草本植物,叶披针形,花小,白色或浅红色,果实卵形、扁平,生长在水边或水中
- 萧的字典解释 萧 (蕭) xiāo 即“艾蒿”
历史典故推荐:武昌新种
源见“武昌柳”。指官柳。南朝 陈 陈叔宝折杨柳诗:“武昌识新种,官渡有残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