爨下焦桐怎么写好看:
爨下焦桐历史词典解释
源见“焦尾琴”。指琴。也用以喻劫后仍堪用世的人才。何春旭《步步娇.缘感》套曲:“有幸时爨下焦桐,没幸时水上飘蓬。”
词语分解:
- 爨下的解释 1.灶下。 元 马祖常 移海诗之二:“始逃爨下厄,復脱燎原焚。”2.指厨房。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:“小人即除马通,妇括爨下,甘心矣。”
- 焦桐的解释 琴名。 东汉 蔡邕 曾用烧焦的桐木造琴,后因称琴为焦桐。 唐 张祜 思归引:“焦桐弹罢丝自絶,漠漠暗魂愁夜月。” 明 陈汝元 金莲记·弹丝:“音入 蓝桥 ,响振琼瑶,却是羡焦桐一曲巧,芳心顿消。” 龚尔位 己酉九日麓山待钝庵诗:“日夕而不至,焦桐起离情。”参见“ 焦尾琴 ”。
历史典故推荐:行义桓嫠
后汉书.列女传.刘长卿妻:“沛刘长卿妻者,同郡桓鸾之女也。……生一男五岁而长卿卒,妻防远嫌疑,不肯归宁。儿年十五,晚又夭殁。妻虑不免,乃豫刑其耳以自誓。宗妇相与愍之,共谓曰:‘若家殊无它意;假令有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