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仞一篑怎么写好看:
九仞一篑书法图片
九仞一篑历史词典解释
源见“功亏一篑”。指完成业绩最后的努力。明 张煌言《上延平王启》:“九仞一篑,殿下宁不自爱乎?”
见“九仞之功,亏于一篑”。明·张煌言《上延平王书》:“九仞一篑,殿下宁不自爱乎?”
词语分解:
- 九仞的解释 六十三尺。一说七十二尺。常用以形容极高或极深。书·旅獒:“为山九仞,功亏一簣。” 孔 传:“八尺曰仞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七尺曰仞,一云八尺曰仞。”孟子·尽心上:“掘井九軔而不及泉。” 赵岐 注:“軔,八尺也。” 唐 黄滔 景阳井赋:“没地无慙,顾九仞之深可匿。” 宋 叶适 何伦秀才亲丧不能举诗:“何当深九仞,更与崇四尺。” 郭沫若 谢陈代新:“说了一句外行话,敌对者会推翻你九仞的高山。”
- 一篑的解释 一筐。篑,盛土竹器。书·旅獒:“为山九仞,功亏一簣。”论语·子罕:“譬如为山,未成一簣,止,吾止也。譬如平地,虽覆一簣,进,吾往也。” 晋 葛洪 抱朴子·勖学:“崇一簣而弗休,必钧高乎峻极矣。” 清 赵翼 游狮子林题壁诗:“一簣犹嫌佔地多,寸土不留惟立骨。” 陈毅 “七七”五周年感怀诗:“九仞为山争一簣,同仇敢与亿民期。”
历史典故推荐:前歌后舞
尚书大传卷三:“前师乃鼓䵾譟,师乃慆,前歌后舞。”意为武王伐纣,士气旺盛。后以“前歌后舞”颂美吊民伐罪之师。三国志.庞统传:“武王伐纣,前歌后舞,非仁者邪?”宋真宗平晋乐章:“前歌后舞,人心悦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