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坐以待旦 |
释义 | 坐以待旦历史典故 坐以待旦怎么写好看:
坐以待旦历史词典解释形容办事勤谨。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周公思兼三王,以施四事,其有不合者,仰而思之,夜以继日,幸而得之,坐以待旦。” ●《书·太甲上》:“伊尹乃言曰 ‘先王昧爽丕显,坐以待旦,旁求俊彦,启迪后人。” 昧爽: 拂晓,天欲明未明之时。丕: 大。显: 明。俊彦: 指才德之士。伊尹: 商汤臣,名挚,为汤妻陪嫁之奴,后佐汤伐夏桀,被尊为阿衡(宰相)。相传成汤在天未明时,即思考自己如何彰明德行,若有所得,便坐等天亮后来实行它。 连动 坐着等待天亮。语出《书·太甲上》:“先王昧爽丕显,坐以待旦,旁求俊彦,启迪后人,无越厥命以自覆。”△多用于描写心情、行为方面。也作“坐而待旦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管窥筐举比喻孤陋寡闻,见识狭窄。三国志.蜀书.郤正传:“夫人心不同,实若其面,子虽光丽,既美且艳,管窥筐举,守厥所见,未可以言八纮之形埒,信万事之精练也。” 并列 管窥,从竹筒子里看天。比喻孤陋寡闻,见识短浅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