杀身以成仁历史词典解释
牺性生命以成全仁德。 后多指为正义事业而献身。语出《论语.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’”《后汉书.冯勤传》:“欲以身试法耶?将杀身以成仁耶?”《隋书.诚节传.序》:“故仁道不远,则杀身以成仁;义重于生,则捐生而取义。”
词语分解:
- 杀身的解释 舍生;丧生。墨子·兼爱中:“乃若夫少食、恶衣、杀身而为名,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。”史记·楚世家:“杀生以明君,臣之愿也。” 唐 卢纶 雪谤后书事上皇甫大夫诗:“岂言沉族重,但觉杀生轻。”水浒传第四回:“提辖恩念,杀身难报。” 鲁迅 书信集·致黎烈文:“ 明 末,真有被谣言弄得遭杀身之祸的。”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:“ 李泌 的归隐是要避免杀身的灾难。”
- 成仁的解释 原指成就仁德,现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杀身成仁成仁取义
历史典故推荐:猛虎扑食
形容动作迅猛或凶狠。赵子曰第六:“赵子曰放下酒杯,猛虎扑食似的扑出去。”烈火金钢第十二回:“他就象猛虎扑食一样,往前窜了两窜,嚓——的一下子,也把手6*榴6*弹甩了出去。”又有 ① 【饿虎扑食】。形容急切、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