秉笏披袍怎么写好看:
秉笏披袍书法图片
秉笏披袍历史词典解释
秉:持。笏: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板。披袍:身穿官服。指做官。明.无名氏《破风诗》二折:“圣朝辅佐必良才,野有贤人久困埋,今朝察访当推举,秉笏披袍拜御阶。”
并列 秉,拿。笏,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板。披袍,身穿官服。比喻当官。明·无名氏《破风诗》2折:“圣朝辅佐必良才,野有贤人久困埋,今朝察访当推举,秉笏披袍拜御阶。”△多用于做官方面。
词语分解:
- 秉的解释 秉 bǐng 拿着,持:秉烛
- 披袍的解释 即披风。旧唐书·安禄山传:“每见 林甫 ,虽盛冬亦汗洽。 林甫 接以温言,中书厅引坐,以己披袍覆之。” 后蜀 孟昶 临江仙词:“披袍窣地红宫锦,鶯语时囀轻音。”参见“ 披风 ”。
历史典故推荐:冰散瓦解
参见:瓦解冰泮 见“瓦解冰泮”。三国志·魏书·傅嘏传注:“比及三年,左提右挈,虏必~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