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律怎么写好看:
正律书法图片
正律历史词典解释
①按三分损益法,依次先计算出的十二律,称为正律。若继续再往下计算,所得超出十二律外的律,为变律。②指音高适中的一个八度内的十二律。比其低八度的十二律称为倍律,因其振动弦长均比相应的正律长一倍;比其高八度的十二律称为半律,因其振动弦长均比相应的正律短一半。在高低三个八度三十六律中就形成了倍-正-半关系。朱载堉《律学新说》有详细论述。
词语分解:
- 正律的解释 1.正式的规定。商君书·算地:“故为国任地者,山林居什一,藪泽居什一,谿谷流水居什一,都邑蹊道居什四,此先王之正律也。”2.乐律中的主调。其阳律六:黄钟,太簇,姑洗,蕤宾,夷则,亡射;阴律六:大吕,夹钟,中吕,林钟,南吕,应钟。清会典·乐部·原理大臣职掌一:“凡律,有正律,有倍律,有半律。倍律半律,迆高下於正律而佐之。”原注:“自黄鐘七寸二分九釐,至应鐘三寸八分四釐,为正律。”清会典事例·乐部·乐
- 正的字典解释 正 zhèng 不偏斜,与“歪”相对:正午
- 律的字典解释 律 lǜ 法则,规章:纪律
历史知识推荐:益阳县
西汉置,以在益水之阳得名。治今湖南益阳市东资水南,唐贞观二十年646移今益阳市。元元贞元年1295升为州,明洪武初复降为县。1950年又在县城置益阳市。此后县治屡有迁徙,1983年移治赫山镇。西汉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