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有司怎么写好看:
三有司历史词典解释
周代司徒、司马、司空三种官职的合称。见《卫盉》铭文。司徒,金文多作“司土”,掌民事、征发徒役。司马,掌军政和军赋。司空,金文作司工, 掌土功。周代中央政府及各地诸侯皆设三有司。中央政府的司徒、司马、司空或称作大(冢)司徒、大(冢)司马、大(冢)司空,以别于地方诸侯的三有司。三有司虽各有所掌,但遇重要事情亦联合处理。
词语分解:
- 三有的解释 1.佛教语。谓三界之生死。一、欲有,欲界之生死;二、色有,色6*界之生死;三、无色有,无色6*界之生死。佛教认为三界之生死境界有因有果,故谓之有。 南朝 梁武帝 游钟山大爱敬寺诗:“三有同永夜,六道等长眠。” 唐 李邕 海州大云寺禅院碑:“湛四禪於中道,超三有以上征。”目连救母出离地狱升天宝卷:“以此不尽功德,上报四恩,下资三有。”2.指仁慈、节俭、不为天下先这三种美德。 隋 王通 中说·魏相:“
- 司的字典解释 司 sī 主管,操作:司法
历史事件推荐:月旦评
东汉末年。汝南治所在今河南平舆北名士许劭和从兄许靖都有很高的声望,喜在一起评论乡党人物,每月辄换其品评题目,逐渐成为风气,当时人称汝南俗有月旦评。后来,把品评人物称为月旦评。